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伊朗和伊拉克,以及伊朗和伊拉克位于什么东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980年,中东这个“火药桶”又一次被点燃,使得海湾地区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热点中的热点。9月22日凌晨,伊拉克军队突然向伊朗发起了全面进攻,在一周之内深入伊朗境内15-30公里,打得伊朗军队措手不及。一些军事分析家、政治家和新闻记者据此预言,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伊拉克军队只需几个星期就能赢得战争。但恰恰相反,这场战争成了一场拉锯式的消耗战,一打就是8年之久。
这场战争的爆发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这中间还夹杂着民族纠纷、宗教矛盾、领土争端、个人恩怨等,使得战争的原因更加纷繁复杂。伊朗人多数是波斯民族,伊拉克人是阿拉伯民族,在现代历史上,两个民族曾多次兵戎相见,相互都有被统治的经历,都视对方为宿敌,结怨很深。围绕半条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两国斗了70年。
伊朗一直要求河的后一段以主航道中心线为边界,双方共管;伊拉克则认为整个阿拉伯河应归自己管辖。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近丁斡旋下,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协议规定,两伊以河中心为界,作为补偿,伊朗让出原属伊拉克的扎固高斯、赛义夫、萨阿德等四个地区(总面积为300平方公里),并承诺不支持伊拉克的库尔德族反政府武装。
但协议签订后,伊朗迟迟不交割土地。伊拉克认为自己受了“奇耻大辱”。霍梅尼掌权后,伊拉克多次提出修改协议,重新划定边界,但遭到拒绝。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决心“以战斗收复领土”。
不仅加此,两国长期存在的宗教矛盾更趋激化.伊朗人90%以上属什叶派,国家政权也掌握在什叶派的领袖霍梅尼手中;伊拉克政权却一直掌握在逊尼派手中而且它基本上是一个世俗的国家。这和霍梅尼要在海湾地区建立一个以伊朗为中心的,政教合一、神权至上的“大伊斯兰联邦”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所以霍梅尼上台后即声称要“输出伊斯兰革命,号召各地什叶派起来夺权。
为报当年被萨达姆驱逐出境的一箭之仇,霍梅尼将伊拉克作为“输出革命”的第一站。霍梅尼的这种做法,不仅伊拉克不能容忍,而且也引来了向来保守的其他海湾国家的反感,这给萨达姆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
为了获得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萨达姆又将自己打扮成阿拉伯的民族英雄,声称要为阿拉伯夺回被伊朗霸占的原属阿拉伯的领土阿布穆沙、大布通、小布通三个小岛。这一招果然一试就灵,萨达姆在阿拉伯世界赢得一片赞誉之声。萨达姆自恃伊拉克是海湾的头号军事强国,又有阿拉伯国家的大力支持,便准备对立足未稳的霍梅尼政权动武,一举打败伊朗,进而称霸海湾。
于是在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军队贸然向伊朗发动进攻,两伊战争由此全面爆发。
在战争的最初,伊朗军队节节败退。伊拉克在一周之内深入伊朗境内15~30公里,占领了39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地区。但伊朗很快就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到10月底就阻挡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战争并没有像伊拉克所希望的那样,伊朗在进攻面前会承认战败并求和。整个1981年,两伊战争处于相持状态。伊朗采用人海战术,伊拉克利用武器装备的优势,进行了一些激烈的战斗,双方互有胜负。
1982年4月,伊朗军队开赴前线队发动“圣城”战役。一举收复了霍拉姆沙赫尔及全部失地。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伊拉克宣布单方面停火,但伊朗人正杀得性起,对伊拉克的建议根本未予理眠,并找新胜的余威向伊拉克境内大举进攻,却也未能讨到便官,战争呈胶着状态。
1983年到1998年期间,战争同时在陆上和海上展开。陆上战斗大多是“袭城战”,在海上双方展开了“油轮战”。这不仅给两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中立国的油轮带来严重的威胁。美苏两国以此为借口,争相护航,并在海湾地区明争暗斗,使海湾局势进一步复杂。
两伊武装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全体一致通过了要求伊朗、伊拉克立即停火的决议,即598号决议。伊拉克在第二天就作出了反应,表示欢迎安理会的决议。
一年之后,伊朗迫于战争形势非常不利,在国际上形象孤立,国内经济衰败、政局不稳,人民厌战情绪加剧,军队损失惨重,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接受598号决议,霍梅尼说:“接受这一现实比喝毒药还要厉害,为了使真主满意,我要把它喝下去。”两伊终于在血战8年之后实现停火。
战争没有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一场战争,两个输家。
因为双方的军事实力都彼此相当,而且在很多的方面都存在着分歧,萨达姆本想趁着伊朗政权不稳的时候,迅速的将霍梅尼打下台,结果却落入到战争的深渊中,两伊战争持续了八年。
一、两伊战争在1979年发生,主要原因是伊朗的原国王被军阀霍梅尼直接推翻,但是霍梅尼并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认为伊朗不能成为西方国家的傀儡国家,更不能被西方所世俗化,而是继续走伊斯兰主义国家,直到霍梅尼夺取政权之后,他对西方十分的亲近,可以说是西方的走狗,所以在他执掌伊朗之后,萨达姆非常的不放心,坐立不安。
二、而这个时候中东又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政局不算特别明朗,所以萨达姆就想推翻唯西方为首是瞻的霍梅尼,而且伊朗和伊拉克在边界问题一直存在着纠纷,这也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伊朗的逐渐崛起,不但威胁着伊拉克的地位,还威胁着中东各国的地位,所以说在西方等强国的支持下,萨达姆发动了对伊朗的战争。
三、在萨达姆的计划中,本来很快的就能击溃伊朗,但是现实非常的残酷,虽然伊朗的军事实力并不如伊拉克强大,但伊朗依靠着有利地形和伊拉克不断的开展着袭击战,人海战术,阵地战,防御战等多种战法,由于双方的士兵军事素质比较差,所以战争一直持续了八年,双方两败俱伤,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利益,两国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尤其是伊拉克,直接负债约700多亿美元,造成数十万人民的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亿美元,这场战争直接导致国家经济衰退,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西亚地区是当今世界上地区局势最为复杂的地区,这里集中了宗教矛盾、领土矛盾、资源矛盾、历史矛盾、大国矛盾等多种矛盾,可谓是当今世界的火药桶,最近美国和伊朗在西亚地区矛盾冲突,大有山雨欲来的感觉。从宗教方面来看,西亚地区最终的宗教是伊斯兰教,所以第一层宗教矛盾是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特别是以色列的犹太教之间的矛盾,所以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几乎就是世仇。
海湾战争以来,伊朗无论军事装备、技术、经济都比伊拉克要好,虽然被美国制裁,但这不影响伊朗综合国力的提高。伊朗是中东大国,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有自己独立的军工产业,这点伊拉克就比不了。
但是从萨达姆攻打科威特后!被美国的和多国联军打击后!制裁,一直到萨达姆被处死,伊拉克经济就是一踏糊涂,这些年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结束后,驻军伊拉克,扶持自己的傀儡政府,来管理和发展伊拉克经济!但是见效甚微,导致目前伊拉克常年出现恐怖爆炸和极端主义,美国都束手无策。 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欠了一屁股外债,国内经济也因为战争拖累面临崩溃,另外其在欧美国家外交上也做得比较成功,所以萨达姆就决定铤而走险吞并主权国家科威特,这样做可以免除欠科威特百亿美元外债,还能取得科威特的石油。
可最终萨达姆错误的发动战争其结果就是被联军所击败,萨达姆自喻为世界第四强国也被打回原形,并导致伊拉克漫长的制裁期,国家也被排斥在世界文明体系之外,综合国力一落千丈。野心膨胀的萨达姆本人最终也命丧黄泉。所以说美国只允许伊拉克做个看门狗,不允许它变成地区搅屎棍。
伊朗-德黑兰,伊拉克-巴格达。
伊朗古称波斯,伊拉克古称巴比伦。
伊朗和伊拉克以前就有过战争。比如两伊战争 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当今世界一共发生过两场持续数年之久的高烈度战争,这两场战争分别是发生在东南亚的越南战争和发生在中东地区的两伊战争。而且十分有趣的是,这两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伊拉克和越南都先后以“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自称。
文章图片1
两伊战争
公元1980年9月,在越南战争结束后的第5年,位于中东地区的伊拉克和伊朗爆发了战争,在被称为火药桶的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并不奇怪,但是,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战争的当事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居然持续了整整8年之久,直到1988年8月20号,两败俱伤的伊朗和伊拉克才结束了这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这场战争使得中东两大石油出产国遭遇了重创,无数平民百姓家破人亡。
伊朗在中国西面,伊拉克在伊朗西面。他们是相邻的阿拉伯兄弟,都信伊斯教。
然而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伊拉克趁伊朗局势未稳之际,发动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块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
但自从萨达姆政府被推翻以后,伊拉克和伊朗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两国越走越近,出现明显的缓和局面。
扩展资料:
伊拉克共和国,简称“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叙利亚,伊朗和约旦各位于其东西两侧。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伊朗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化学武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拉克
百度百科-伊朗
百度百科-两伊战争
关于伊朗和伊拉克和伊朗和伊拉克位于什么东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